开通会员
  • 尊享所有功能
  • 文件大小最高200M
  • 文件无水印
  • 尊贵VIP身份
  • VIP专属服务
  • 历史记录保存30天云存储
开通会员
您的位置:首页 > 帮助中心 >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pdf_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差别探究
默认会员免费送
帮助中心 >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pdf_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差别探究

2024-12-29 12:08:42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pdf_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差别探究
#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

**一、自我概念**

费希特哲学以“自我”为核心。他的“自我”是绝对的、能动的,是一切知识和存在的基础。自我设定自身、设定非我并实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

谢林则认为费希特的“自我”过于主观。谢林的哲学体系从同一哲学出发,强调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自然的绝对同一。这个同一先于自我与非我,是一种更为原初的存在基础。

**二、自然观**

费希特的体系中,自然更多是作为“非我”,是自我设定和要克服的对象,相对处于从属地位。

谢林赋予自然独立的地位。自然是有生命、有内在发展动力的,它与精神具有同等的原初性,是绝对同一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哲学的侧重点**

费希特更侧重于道德和伦理的构建,他的哲学为道德行为提供依据,自我的实践活动朝着道德理想发展。

谢林的哲学后期转向神秘主义,更关注艺术哲学。他认为艺术是对绝对同一的直观表达,是哲学的最高官能。

总的来说,费希特与谢林在核心概念、自然观和哲学侧重点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

费希特的哲学以自我为核心。他强调自我设定自身、非我,并在自我与非我的辩证关系中构建体系。自我具有绝对的能动性,是知识和行动的根源。

谢林的哲学则试图超越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谢林早期受费希特影响,但他的哲学体系更关注自然与精神的同一。他认为自然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并非仅仅是自我的对立面。自然哲学在谢林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主张从自然到精神存在一种连续性的发展过程,这与费希特将重心置于自我的主观构建有着显著差别。总体而言,费希特侧重于自我的主观构建,谢林更致力于探索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性。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知乎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知乎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

费希特哲学以“自我”为核心。他强调自我设定自身、非我以及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自我是认识和行动的根源,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谢林则不同,他试图超越费希特的主观唯心论。谢林提出“同一哲学”,认为存在着一种绝对的同一,主观与客观、精神与自然都是这一绝对同一下的不同表现形式。在他的体系里,自然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不只是自我的派生物,这体现出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对世界的理解。

总的来说,费希特注重自我的主导性,而谢林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主客观融合基础上的绝对同一的哲学构建。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豆瓣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豆瓣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

费希特的哲学以自我为核心,强调自我的本原性和能动性。他的知识学体系围绕着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以及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展开,自我是构建知识和世界的起点。

谢林的哲学则走向了同一哲学。他认为存在着一种绝对的同一,这一绝对同一既不是单纯的主体也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二者的根源。与费希特不同,谢林更注重自然哲学,试图揭示自然中的精神性,把自然视为可见的精神。

费希特聚焦于自我的意识活动,而谢林将视野拓展到自然与精神的更广泛的同一关系,二者在哲学的出发点、对主客关系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态度上有着显著差别,他们的哲学体系分别在德国古典哲学发展进程中发挥独特且相互关联的作用。
您已连续签到 0 天,当前积分:0
  • 第1天
    积分+10
  • 第2天
    积分+10
  • 第3天
    积分+10
  • 第4天
    积分+10
  • 第5天
    积分+10
  • 第6天
    积分+10
  • 第7天

    连续签到7天

    获得积分+10

获得10积分

明天签到可得10积分

咨询客服

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